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王哲 实习生 邢煜晨
工业母机是“制器之器”“自强之基”,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推动工业母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促进产业链企业融通发展,2025“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今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此次对接活动以“让工业母机创新产品进入百行万企”为永久主题,以“‘工业母机+’共促应用发展新生态”为年度主题,构建了“1+2+4+N”活动体系。
1场主场活动为启动仪式,2场工作会议为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和工业母机创新院指导委员会工作会,4场专场对接活动分别为整零对接、技术对接、产融对接、“制造翘楚”湖北专场对接,N场区域交流活动为武汉、鄂州、十堰等区域交流活动,此外还有工业母机创新成果巡礼、院士报告、成果发布仪式、揭牌仪式、合作签约、洽谈对接等内容。
据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母机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产业营收超过1.5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余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0余家,辽鲁、江浙、陕甘、粤鄂等地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产需对接对推动国产工业母机从“能用”到“耐用”再到“好用”,形成现实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以来,系列活动梳理2000余项产品供给和需求清单,促进近百个项目签约落地。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大背景下,加上持续三年多的“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预计行业整体将新增千亿元级的市场需求。
这场“相亲会”为啥设在湖北?
仔细看,湖北能拿下这场"工业母机+”百行万企“相亲会"的主办权,可不是靠运气,而是凭实力!
湖北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行业大类的省份之一,工业母机产业基础好、场景丰富、科创资源富集。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工业母机产业发展,将其作为“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千亿产业之一,超常规支持、突破性发展,打造全国高端工业母机战略基地。2024年,湖北工业母机产业营业收入约500亿元,位居全国第五。
今年4月21日,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期间举办的湖北打造工业母机产业高地推介会上,三款“湖北造”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产品首发——世界首台集成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世界首台智能重型机床高速高精智能重型立式铣车加工中心、世界首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制造翘楚”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家战略湖北担当。近年来,湖北省抢抓部省合作机遇,围绕国家所需、湖北所能、未来所向,将“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湖北)”纳入国家创新体系,按照“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即打造三款标志性产品,重点培育三家世界级企业,明确三步走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打造世界级工业母机产业高地。
顶天立地追求卓越。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船舶等典型场景需求,湖北积极推动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结对共建。华工科技打破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依赖进口的状况,市场占有率国内70%、位居全球第三。华中数控已形成年产中高档数控装置3.3万台、高性能伺服装备2万台能力,中高档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0%。三环锻压推出的PPES型(高性能工程塑料)电液伺服数控折弯机,畅销“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链链协同链群集聚。目前湖北已组织完成武汉新城万亩工业母机产业园规划方案,打造“一中心、三片区”,即中心片区、数控系统片区、激光加工和增材制造片区、综合拓展片区。建设工业母机研发、制造、集采中心,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武汉新隆泰工业母机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建设,目前已与国内外50余家领军企业达成入驻协议。
把握时代机遇,顺应发展大势。湖北正在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合作,以共赢理念携手前行,共同解锁工业母机产业发展的无限潜力。湖北省将充分发挥“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搭建优质对接平台,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实干笃行推动湖北工业母机产业高地建设,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筑牢坚实产业根基。
主场活动上,还有七大高端工业母机新技术新产品首发
KMF120五轴联动万能铣车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该产品是科德数控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研发的国内首台套产品。机床采用整体式床身、动柱式结构,可从根本上降低滑枕伸缩造成的物理低头误差;结构紧凑,有效节省占地空间。产品功能丰富,工艺适应性强,不仅适合于长轴类、盘类、套筒类零件的车铣复合加工,而且通过配置加长刀杆可满足大尺寸薄壁筒类零件加工。同时,B轴摆头配合固定工作台,可满足发动机壳体、床身箱体等超长工件的加工。
华中10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华中数控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控技术深度融合,自主研制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1个智能底座+2条数字主线+3类智能应用”,其中智能应用为工艺编程与优化、精度提升、健康保障。这是从传统数控系统依赖预设程序的“刚性控制”,到智能数控系统通过自主“感知—学习—决策—控制”闭环,实现机床从数字化革命到智能化觉醒的里程碑,是中国机床行业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突破。
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产品由华工科技自主研发。不仅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难题,更以全球领先的性能指标,实现了精度、效率、幅面三大维度的全面突破。首创的一体化全反射曲面三维共形扫描振镜技术,让激光能在空间任意曲面实现超高速共形扫描;首创的形状自适应激光空间扫描刻蚀技术,即便面对无图纸或精度低的复杂曲面,也能游刃有余地完成精密刻蚀任务。
加工性能方面,最大单幅加工幅面达140mm,精细度小于0.01mm,实际加工效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200%。可在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任意材料曲面实现防滑、防指纹等功能性纹理,全面替代高污染化学蚀刻,真正赋能千行百业。
高端复合加工设备-CHX5240i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该产品由武重集团自主研发,是一款集高精度、高效率、高智能化于一体的高端复合加工设备,设备最大加工直径4米,最大承重50吨,数控轴定位精度7um,适用于大型复杂零部件的高效加工。同时搭载国内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控系统,能够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自主优化与决策等功能,显著提升加工精度与效率。
设备专为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船舶制造等领域设计,在切削能力、加工效率、精度保持性及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充分满足高端制造领域对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需求。
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中心JDMR800_MT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该产品是一款中大型五轴高速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机床具有微米级加工能力,可加工零件最大直径1000mm。适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行业、汽车工业、模具制造等领域的中大型复杂零件的五轴加工。配置北京精雕在机检测系统,实现对工件、刀具、机床状态进行在机检测与修正,降低关键要素“固有偏差”对零件精度的影响。
新一代高精度龙门五面体加工设备GMC-wsμ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
GMC-wsμ系列产品面向机床制造、模具加工、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配置自主研制高速大扭矩机械式主轴系统和种类丰富的全自动附件铣头,充分满足用户多场景使用要求。配置立卧转换式刀库和全自动头库,可选配托盘交换、机器人刀库等组线功能,大幅度节省加工辅助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广泛适用于各种大型结构件、大型模具高精高效加工。
BLT-S1300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3D打印技术在装备制造、工业五金等方面能提供高性能、低成本的便捷制造方案。该产品是面向大尺寸复杂航空航天零部件、火箭发动机扩张段等零部件的行业专机,实现了核心元器件全部国产化的先例,振镜、激光器、PLC等设备整机使用的软件全部自研,BP、MCS、QMS、MES等设备粉末循环处理全部自动化,解决粉末安全性问题。支持高效打印,兼容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不锈钢、高强钢等常用材料。
看完新品秀,再来看看湖北有哪些工业母机优势企业及重点产品——
倍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